2023電動車市場的一點淺見

Alan Yang
10 min readMar 23, 2023

--

Gogoro v. SYM 和 Tesla v. BYD 如果讓你猜,你會覺得 YTD 哪一個股價表現比較好?然後,電動車市場真的存在先行者優勢嗎?還是只是一開始政府補貼拿得比較多,對新創公司銷售上來說,比較有利於和大公司進行公平競爭?

如果終究得回歸 Product Spec 和 GTM Strategy 之爭,那現在 Tesla 和 BYD 的價格戰,勢必得在機海和機皇中分出勝負,目前 Tesla 有點像是 Apple,而 BYD 則有點像 Samsung,前者成功透過 FSD 創建了獨一無二的生態系,而後者則透過朝代車系 (秦、唐、宋、元、汉) 還有海洋生物 (海豚、海豹、海鷗、海獅) 的「機海策略」,成功從 9.28W 的緊湊型轎車,布局到 33.98W 的中大型 SUV。

而其中幾乎被浪潮捲起,又被浪潮摔下的蔚小理,則是在銷量排名上不斷下跌,反倒是哪吒、五菱、甚至奇瑞等小車不斷篡位。這意味著一件事,無論是在多麼創新的領域,一旦沒有辦法造成技術 (法規) 或是信仰 (品牌價值) 壟斷,例如 UBER 、Airbnb 和小米,只要資金雄厚的大企業進來攪局,獨角獸的角,終究只會是獵人家裡 (資本市場) 牆上的一個擺飾 (前飆股) …. 而失去角的獨角獸,就是 Unicorn 失去 Unique 只剩下 Corn,淪為季節性炒期貨價的玉米惹… 而這也是 Tesla 為什麼死都要自己蓋 Gigafactory、自己打造電池平台 和 一體化鑄造的原因;畢竟 BYD 就是電池起家,早在 2008年就是全世界鎳鎘電池第一大、鋰電池第二大供應商,如果不順便做個電動車,繼續專注在油車 (內燃機) 市場,才是放任自身優勢的蠢蛋吧,而世界上有這麼缺乏聯想力的壟斷者嗎?

2022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銷量排行 https://xl.16888.com/ev-202201-202212-1.html

是說,那透過充電樁綁規格?廣設更換電池站提升進入門檻?綁資費確保現金流和營收?增長保固和據點拚售後? 這些到底有沒有用?

撇開鴻海這種想要在電動車領域打造 Fabless 和 Foundry 商業模式的玩法,我認為如果 Gogoro 也想要效仿,或是說 Gogoro 覺得自己才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又想做品牌又想做平台,那步上蔚小理之路,或許不遠了,畢竟現在中國汽車頻道和博主,或是美國的電動車 YT 頻道,幾乎沒有人再談什麼充電樁規格,就連原本極富噱頭的底盤快速換電概念也帶不起話題,反倒是更多著重在於電動車本體的規格差異性 (商用車、自動駕駛能力、是純電、ePower還是增程型),CP值 ( a.k.a. 價格、車內空間、妥善率和售後服務),以及品牌形象,而就這三點來說,Gogoro 最近推出的女性專用車 (Gogoro Delight),以及廣設社區店 (2023 目標開設150間),就是針對這些痛點而來。

所以,回歸台灣市場,以電動車來說,從 KIA、Volvo 陸續引入 海外熱銷的 "平價" 純電車,2023年 Tesla 感受到的競爭只會更激烈而已,其中又以拿下歐洲2022年度最佳車款的 Kia EV6 後勢最為看好,至於 2022年底剛在日本發售的 VW iD4,如果福斯遲遲沒有登陸台灣的想法,就都只是車媒和車友茶餘飯後的空談而已。

至於電動機車部分,想想超車光陽後就一去不回頭的三陽,我認為 Gogoro 幾乎沒有任何先行者的優勢,以換電站為例,只要里程數夠多,加上目前都會區幾乎一公里內就一間以上的車行來看,傳統油車大廠就算完全不和中油等加油站合作,單靠車行,就有顯著的換電站和維修據點。反倒是半路出家的 GoShare,小弟認為強勢站穩移動共享市場的 GoShare 應該會變成 Gogoro 未來分割業務後率先上市的小金雞。

最後則是電動貨車,或稱純電商用車,以目前電動巴士滿街跑的情況來看,未來物流業全面換成電動車的日子,應該不遠了。對主打市區送貨補貨的物流業來說,電動車低噪音、和低轉速高扭力適合平面道路走走停停的優勢顯而易見,至於續航力問題,目前市面上也已有多款可跑300km的車型可選,而且一旦物流業被電動車壟斷,一般貨車就會跟進,最後就是卡車和聯結車的全面滲透。

https://autos.chinatimes.com/20201020002030-264303

是說,台灣在上述市場均有布局的是哪家? 其實就是被廣大網友車友嫌到爆的國產阿斗:裕隆

撇開納智捷的失利,目前裕隆在商用車和電動機車上有中華汽車,在家用市場上有日產Nissan,在造車平台上則有鴻華先進Foxtron,在租賃事業上則是小金雞裕融。假設股價反應的是對公司未來業績的想像,那我想大戶們的思維或許已經不言而喻了。

想不到吧,裕隆 v. 和泰近五年的股價比較結果居然是這樣。
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y, 2020, Gartner

最後,讓我們把眼光拉遠,現在回頭看 2020 Gartner 的新興科技預測圖,2020還歸類在萌芽階段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和自適應人工智慧 (Adaptive AI) ,居然在 2022年底 Open AI (ChatGPT) 爆紅後成為一派顯學,各式應用如雨後春筍不斷冒出,2023 已被多位該領域大神視為 AI 深入生活的突破年,例如最近微軟發表的 Microsoft office 365 CopilotGitHub 推出Copilot XAdobe 新發表的 Firefly,基本上已經堪稱是產業革命了。

然而這些和電動車有啥關係?

https://www.thalesgroup.com/en/markets/digital-identity-and-security/iot/documents/Gartner-connected-vehicles

就小弟觀察,大眾選購電動車的原因,除了環保意識和未來政策帶來的稅務補助,許多人期待的,也是更多的 Edge AI 介入後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甚至是中階價位車款即可享有高級豪車才有的 Level 2.5+ 的自駕系統。

然而怎麼大幅降低 Edge AI 的介入成本,除了硬體上的革新外 (半導體製程),演算法的演進也是一環,當未來電車普遍標配自動停車,標配高速駕駛時的自動超車時,人們還會因為里程焦慮而選擇 "過時的" 油車嗎?

回到問題本身,假設我們已經理解 AI 普及和電動車發展的關係,目前有哪些車廠在這塊上,存在顯著的領先優勢?或者說,有著領先技術優勢的,都是下游的跨國車廠巨擘嗎?為什麼雷軍要卸下小米手機CEO職位,專心造車?歡迎大家回頭看看先前小弟寫過的數篇 NVIDIA 的文章,今年以來,NVDA 已經因為是 AI 技術領頭羊而持續噴飛中,而 NVIDIA 厲害的地方就是,跨領域跨產業的技術混用和增值,這點優勢,未來只會讓它在更多領域綻放光芒而已。(例如 PS5上劃時代的光追技術和智慧醫療的相關性)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3570/nvidia-foxxcon-orin

「NVIDIA表示,鴻海已獲得授權成為NVIDIA車用的tier1供應商,將運用 NVIDIA DRIVE Orin技術,為全球車市生產電子控制單元 (ECU)。鴻海則指出,將基於Orin,整合其他ECUs,開發設計製造自動輔助駕駛控制器ADCU (Autonomous Driving Control Units)。

鴻海也進一步說明,目前並沒有製造自有ECUs的規劃,而是要結合各家廠商的優點,立基在鴻海CDMS(委託設計製造)的商業模式,提供自動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NVIDIA DRIVE Orin 單晶片系統是專為處理自動駕駛車中,同時運行之大量應用程式和深度神經網路所設計的產品;NVIDIA DRIVE Hyperion 是用於設計自駕車的模組開發平台。兩者相當於車輛的大腦以及中樞神經,能即使處理大量由感測器回傳的資訊。

除了代工合作之外,鴻海電動車也將會配備 DRIVE Orin ECU 及 DRIVE Hyperion感測器,為車輛提供高度的自動駕駛功能。」

總結上述,這篇想討論的議題或許有點多,或許也可以算是小弟這幾年觀察電動車市場的心得整理,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也歡迎大家在各個找得到我的平台或是社群媒體上一起發想和討論。

--

--